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。面对这种情况,水资源的检测和保护、水体的质量就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。
水质是水质的简称,是根据物理的(水的温度、颜色、透明度、气味和味道)、化学的(溶解离子、悬浮物、微生物)、生物的(细菌、微生物、浮游生物、底栖生物) ) 和其他方面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。在我国,水分为饮用水和污水。其中,饮用水分为Ⅰ、Ⅱ、Ⅲ三个等级,等级越高水质越好。污水分为Ⅳ、Ⅴ、劣Ⅴ类三类。
饮用水主要分为三个等级:
Ⅰ级饮用水是指该地区的水质基本未被污染,可达到直饮水平。在我国,Ⅰ类饮用水主要分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许多饮用水企业的水质已达到Ⅰ类饮用水水平。这些水源早就得到了保护,水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。
Ⅱ级饮用水是指水质较好,但水中含有少量杂质,经过简单过滤后可与一级饮用水“媲美”。它与一流饮用水的区别在于有无杂质。这种分水更倾向于物理层面的透明度。水中含有的杂质会影响水的透明度,使其滑到第二层。这些水源无工业污染,植被覆盖率高,水体自净能力强。水质比其他地方好。但美中不足的是,水中杂质较多,不经过过滤不能直接饮用。
Ⅲ类饮用水,虽然被归类为饮用水,但这类水基本上是不能喝的。Ⅲ类饮用水经过滤净化后只能用作一般工业用水。大部分分布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。这种水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有较多的杂质,水体有轻微的异味,或者水中含有较多的金属元素,不能直接饮用。这种水之所以有异味,多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,水中氮、磷营养物质富集,导致藻类等浮游生物快速繁殖所致。所以,
污水也分为三类:
污水大部分用于农业灌溉和景观用水,也有一部分是无用的脏水。Ⅳ类污水一般为农业用水。这类水的最大污染源来自农药和化肥,这些有害物质需要长时间的雨水循环才能逐渐消除。
V类污水一般用于景观用水,受物理方面影响较大,如旅游垃圾或周围树木落叶等。当然,除了这些,可能还有污水的问题。这水的作用是起到观赏作用。
最后一类是劣V污水,属于无用的脏水。
总的来说,我国好水质的分布还是和其他资源一样——分布不均,水质好的地方多呈点状分布。从生态角度看,水质南方较好,北方略差。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,质量问题十分突出。另一方面,大部分河流发源于西部地区,沿途的污水要排入河流,水质也会受到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