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年,上海市相关部门抽检了上海800多家泳池水质,结果有62家不合格,不合格指标包括尿素、pH、大肠菌群、游离性余氯等。此外,上海卫生监督部门开展了全市游泳场所的专项监督及摸底排查,通过排查共疏导办证游泳场所16家,立案处罚71宗,无证游泳场所均被关停进行整改处理。
那么如何应对这些导致游泳池水质不合格的因素呢?
1、尿素
CJ/T244-2016标准要求尿素≤3.5mg/L。 人的汗液和尿液中都含有尿素,如果不洗掉,汗液就会流到水槽里。 当然,也不排除有人在水里小便。 通常,此类公共游泳池的主要污染是尿素和溶解酶等有机污染。 当游泳池的水质不能得到有效的循环和净化,游泳池的补水量和频率不够时,游泳池中的尿素就会超标。 中学的游泳池尤为突出。
游泳池需要每天向游泳池内补充一定量的新水,以稀释有机污染的浓度。 如果每天按照相关卫生要求定期加入一定量的新水,池水就会不够新鲜,池水的卫生就得不到保障。,造成尿素超标。
尿素的检测方法为GB/T 18204.2-2014《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:化学污染物》。
2、pH值
标准CJ/T244-2016要求pH值为7.2~8.2。 PH值也是衡量游泳池水质的重要标准。 在标准范围内,不会刺激人体皮肤和眼睛,更舒适。 最重要的是保持pH值在这个范围内,才能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。 PH值过高会降低水中消毒剂的活性,影响池水的消毒灭藻效果。
pH的检测方法为GB/T5750.4-2006《饮用水感官和物理指标标准试验方法》。
3、大肠菌群总数
标准CJ/T244-2016《游泳池水质标准》要求不得检测总大肠菌群。 大肠杆菌超标很容易导致腹泻等疾病。 该指标不合格,说明游泳池需要加强消毒管理,及时换水。 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为GB/T5750.12-2006《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验标准》。
4、游离余氯
根据标准CJ/T244-2016《游泳池水质标准》要求游离余氯在(0.3-1.0)mg/L范围内,游离余氯可对水进行消毒。 实验表明,接触30分钟后,游离余氯在0.3mg/L以上,可杀灭肠道致病菌(如伤寒、痢疾等)、钩端螺旋体、布鲁氏菌等。
游离余氯过低,起不到杀菌消毒的作用,容易感染各种致病菌; 相反,如果游泳池中的余氯浓度过高(超过1.0mg/L),很容易刺激眼睛、鼻子、皮肤,甚至对呼吸道粘膜有害。
游离余氯的测试方法为GB/T5750.11-2006《饮用水消毒剂指标标准测试方法》。